美国务院发言人被质问:美国能禁中国产品,中国为何不能禁美国
答案其实特简单——美光把产线改成“西安造,东南亚卖”,货不卖给中国,但用中国的电、中国的工人、中国的供应链,绕开禁令还能省关税,算盘珠子蹦一脸。
答案其实特简单——美光把产线改成“西安造,东南亚卖”,货不卖给中国,但用中国的电、中国的工人、中国的供应链,绕开禁令还能省关税,算盘珠子蹦一脸。
2025年8月,中国海关暂停了价值2550亿元人民币的半导体设备进口审批,这一决定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引发了连锁反应。荷兰阿斯麦(ASML)的17台光刻机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23台蚀刻机滞留保税仓库无法交付。阿斯麦股价单日暴跌14%,创下200
先是阿斯麦股价单日暴跌14%,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英特尔第二季度在华营收暴跌58%,大连工厂被迫关闭;后有新闻爆料,英伟达为中国定制的H20 AI芯片因性能缩水遭大规模退货,欧美光刻机厂商生产线纷纷停工,仓库芯片堆积如山。
美企美光作为和韩企三星、SK海力士并列的全球三大存储芯片巨头之一,尤其是在内存DRAM方面,三家合计占全球市场份额超90%,美光排第三还占到了24.3%。
最近科技圈两件事凑一块儿,不少人都在问:美国存储巨头美光退出中国数据中心芯片业务,紧接着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就往上走,这 4 个国产领域是不是真要迎来转机?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捋清楚,不吹不黑,只说实在的。
最近总跟科技圈的老友凑一块儿聊,发现个特扎眼的现象——不管是AI大模型连夜更新版本,还是互联网巨头新数据中心忙着封顶,甚至新能源车企刚发布的智能车型,扒开底层逻辑看,都绕不开一个“刚需狠角色”:存储芯片。就跟咱们家里衣服、杂物堆多了必须添个大衣柜似的,现在数字
核心领域:GPU、AI计算芯片、数据中心解决方案。2024年营收766.92亿美元,AI领域增长最快,市值超万亿美元。
2025年的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上演一场由供需重构引发的行业巨变。美光等国际巨头的战略收缩与AI算力需求的指数级爆发形成强烈共振,推动存储芯片价格进入加速上涨通道。从华尔街投行到国内产业界,越来越多的声音共识性地指出:存储芯片行业的“超级周期”已经确立。这场浪
2025年的榜单已经定了。前十名里头,英伟达排第一,三星第二,英特尔第三,SK海力士第四,高通第五,博通第六,美光第七,AMD第八,苹果第九,联发科第十。
最近科技圈有个大新闻:美光宣布退出中国数据中心芯片市场。可能有人觉得“不就一家外企走了吗”,但在我这个盯了科技股好几年的老股民眼里,这事儿背后是国产存储芯片的“春天”来了。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一年涨了84%,国内市场规模破4000亿,现在美光一走,国产替代的机会就
“稀土出口砍四成,高附加值却涨三成”,这条十月刚刷新的数据像一记闷棍,敲在太平洋两岸所有操盘手的后脑勺。
知情人士称,美光将继续向两家在中国境外拥有大规模数据中心业务的中国客户供货。美光还将继续向中国汽车与手机行业的客户销售芯片。
2025年10月,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宣布停止向中国数据中心供应服务器芯片,这一决策背后是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审查的持续效应。尽管美光仍将保留汽车电子、智能手机芯片供应,但其在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战略收缩已成定局。数据显示,美光2025财年中国大陆营收占比已降
10月10号,中国港口开始收一笔特别的费,美森公司的船被收了六十二万多美元,马士基这些大公司一看情况不对,马上改道去别的国家中转,这事说明中美之间的较量已经从关税打到了实际运货上。
这一决定的背后,主要有两大原因。首先是安全审查的冲击。2023年,中国监管部门对美光产品进行安全审查后,认定其存在“较严重网络安全问题隐患”,要求国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停止采购。由于国内服务器多涉及这类基础设施,美光在服务器芯片市场的份额持续下滑,最终难以
美光科技计划停止向中国的数据中心供应服务器芯片。这一决定并非突如其来,而是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美光在华产品审查结果的延续,当时审查发现其产品存在“严重网络安全风险”。
10月17日,中国开始对美国船只加收额外港务费,美森公司的一艘船被收了六十二万多美元,这笔费用一出来,马士基、达飞这些大公司就改了路线,不再直接跑中美港口,转而绕道新加坡和韩国中转,不是为了省多少钱,而是怕出问题,全球物流网络正在悄悄变,躲开地缘上的麻烦。
从2023年ChatGPT3.5公布后,AI芯片就一直处于缺货状态。老美为了限制我国AI发展,针对英伟达芯片出口做了很多限制,那么这里面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英伟达,而不是中国。
2025年10月17日,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打破了半导体行业的平静: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计划正式退出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业务,停止向中国本土数据中心供应核心存储芯片。这一决定并非突然的战略转向,而是2023年以来政策审查与市场竞争双重压力下的必然
英伟达曾在中国市场占有率接近95%。如今,因为美国出口管控,它在关键芯片类别几乎退出中国。黄仁勋自己也说,这样的落差,是一种真正的“断层”,不是数据游戏。